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承载着与城市的信息互联功能,满足政府、企业和个人对社区内部信息的需求,对内承担着社区信息采集、转换、处理职能,并与社区基础设施实现连接,满足各环节在高效、节能和环保运行过程中对信息的需求。
1、智慧社区概念
1.1背景
从2012年开始,智慧城市建设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智慧城市建设除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外,还要解决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包括城乡差距扩大、城市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服务配置不足、资源环境恶化等。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智慧城市的积极推进,我国智慧社区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展了智慧社区建设的探索,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天津等城市。选择科学合理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构建平安和谐、以人为本以及生态宜居的社区生活环境,是摆在政府和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问题。当前,数字经济和数据成为驱动社会和经济变革的主流方式,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社会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技术要素。在此背景下,智慧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也就成为了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体现。
1.2定义
智慧社区是通过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社区内人、地、物、情、事、组织和房屋等信息,统筹公共管理与服务等资源,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依托适度领先的智能基础设施,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区管理与服务智能化发展的创新模式。目标是将社区建设成为政务高效、服务便捷、生活智能、环境宜居的社区生活新业态,支撑智慧城市的建设。
2现行智慧住区技术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2.1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
从现存的智慧住区的建设模式和发布的指南、导则和标准来看:整体智慧住区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国家标准数量较少,多是以地方导则、地方标准为主,而且《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系列国家标准发布年限较早,对于目前技术和建设水平来说,具有滞后性,并且多方面标准缺失。平台标准缺失:目前智慧住区建设需要管理可视化、信息精准化、管理智能化、生活便利化,如此就需要整体的住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平台建设方面并没有相对应的标准出台。
信息安全标准缺失:目前出台的智慧住区建设标准方面,缺少智慧住区安全标准规范。尤其是信息安全标准,智慧住区的建设离不开智能化硬件、配套的智能系统、管理服务平台等各项软硬件的建设与运维,其中各类设备与系统的安全问题和用户日常数据的存储安全问题,都没有对应的信息安全标准进行规范。
2.2标准需求不同
用户、企业和政府对于智慧住区建设标准的需求各不相同,政府层面更多关注居民的信息服务、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管理等内容,房地产商、物业企业更多关注住区硬件建设、系统化建设、物业维护管理等方面,作为业主用户而言,对于智慧住区的标准需求主要关心安全、日常出行便捷程度、智能化水平、生活环境与服务水平等要点。但是目前的标准的服务对象与标准的制定者,毫无疑问是以企业和政府居多,对于用户需求考虑较少。
2.3各自为政现象突出
各省市地方都颁布当地的智慧住区建设指南或者建设标准。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对智慧住区相关指南、导则和标准的编制方向也存在区别与差异。
地方的智慧住区建设指南与标准,多数倾向于建设的指导与规划,在评价性标准方面则相对缺失。
3、智慧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3.1重塑政府,推动社会合作
影响智慧社区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是政府职能变迁和业务流程重构是否同步,彻底的政府再造是建设智慧社区的基础。“重塑”的一个明确特点是,丢弃与传统公共管理行政密切相连的一些陈规旧俗,并期望彻底反思政府的运作。这要求政府完善运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组织结构,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逐步打破基础部门之间的利益壁垒,提高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能力,解决政府部门内部合作难题,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政府应积极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和企业合作,充分发挥非政府力量实现通力合作。虽然非政府力量在价值标准、利益导向、运作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与政府力量有所差异,但是,这些力量行动力强,反应敏捷,力量壮大,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在考虑社会经济利益和智慧社区建设的情况下,除政府力量主导外,政府还应该充分鼓励非政府力量加入智慧社区建设中,避免建设专项资金短缺的问题,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行业竞争,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氛围。
3.2加强信息资源的长期开发,培养信息人才队伍
信息资源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信息技术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技术支撑,它将信息资源开发整合,满足社区居民对信息消费的需求。政府应一切以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产生政策“一刀切”的问题。如:在基础硬件设施老旧的小区,政府应以加强小区治理硬件设施建设为主要工作方向;在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小区,政府应把整合开发信息资源、提高智慧服务质量作为主要建设工作;针对不主动参与智慧治理的社区,政府一是要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二是要以改变传统居民观念为目标,通过财政补贴引导刺激城市居民开展智慧社区治理,但问题的关键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信息资源开发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是需要持续不断进行,政府应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鼓励优质人才加入智慧社区建设中。一方面,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为居民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如社区可定期召开智能化社区专项学习活动,让社区工作人员能熟悉操作智慧社区的软件。另一方面,开办相关的教育单位或者机构,给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专项人才资源,引进国外的相关人才,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鼓励高校开展专业学科招生工作,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3.3健全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完善智慧服务评价体系
社区居民对社区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是社区参与和社区建设的重要角色。健全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帮助社区居民更便捷地享受智慧化的服务,也可帮助社区居民了解智慧服务的运作方式并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具体来说,一是做好宣传引导,使得社区居民充分认识智慧社区,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尤其是对社区中的老年群体,要转变服务观念,耐心引导他们操作智慧社区的基础设施,学会使用智慧功能。二是坚持实用性原则,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开发应用系统的可靠安全、容错能力高、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兼容性好等因素。三是构建信任机制,创新社区治理模式,鼓励居民社区参与,注重社区微文化建设,营造“建设智慧社区,人人有责”的社区氛围,让社区变成每一户居民的“大家”。
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势在必行,其中智慧住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基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住区作为城市的基础单元,作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生活区域,其智慧化程度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一个城市的智慧化水平。
作者:周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