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数据时代,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使得政府难以再依靠传统的治理经验解决问题,在此情况下,政府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原理进行科学决策。从问题的界定到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各个阶段,都要依据大数据的指导与参与。
一方面,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优化决策过程,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施、科学管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公众的参与热情,确保问题的界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环节符合民意。
大数据时代建设智慧政务的意义
智慧政府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这不仅是从思想理念上破冰,更是跨系统、跨平台、跨数据结构地进行协同合作,同时也促进政务资源的整合和信息孤岛现象的消减,盘活数据资产,推动政务大数据全面应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自身建设;还可以促进政府和公众互动,让政务透明,帮助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和解决社会难题,建立公众与政府间的沟通渠道,推进政府信息资源进一步开放共享,开发利用效率倍增,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政府大数据”是最权威、最具公共服务价值的数据,比如人口、教育、交通、环境、公共资源、公共安全等。能够把这块的数据开发好、利用好,对增强公共服务的针对性,提高公共治理的精准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公众满意度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智慧政务的建设需求
(一)公共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政府的运作方式和创新模式发生转变。由于传统的电子政务不足以应对新的运作方式,因此,更为先进的智慧政府应运而生,传统电子政务存在信息孤岛、数字鸿沟、网络安全威胁、互联网治理水平低以及行政效率不高等问题,社会逐渐衍生出建设“智慧政府”的需求。
(二)社会预测新场景
通过人工智能、虚拟云计算、神经网络模型、机器算法等进行数据挖掘,从而发现事物间的相关关系,进而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这是大数据方法论的核心思想,也是构建智慧政府的关键。以交通领域为例,通过相关数据与云计算和位置大数据结合分析,为政府决策以及居民出行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提升城市交通治理能力。
(三)环境保护新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李克强总理也强调,要在环保等重点领域引入大数据监管,主动查究违法违规行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推动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互联网+”绿色生态,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国家有关部门期望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要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加强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应用和集成分析,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借助大数据采集技术,将收集到的关于各项环境质量指标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我们能够准确、快速地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变化趋势,从而更科学地应对,对于指导下一步环境治理方案的制定,精准监测环境治理效果,动态更新治理方案有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