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智慧养老逐渐成为主要模式,并且日渐完善,那么,相对传统养老,智慧养老有什么不同呢?其未来发展又是如何呢?
智慧养老是指利用先进的IT技术手段,开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机构的物联网系统平台,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物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借助"养老"和"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将政府、医疗机构、服务商、个人、家庭连接起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智慧社区、养老地产都是其重要环节,备受各界人士关注。和传统养老相比,智慧养老借助信息技术极大拓展需求响应的范围,丰富了服务广度和深度。
从传统养老到智慧养老转变
智慧养老是从多个维度改造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实现综合性服务创新。一是能化解老年人面对的多样化养老风险,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二是可实现服务从“点对点、包到包”到“包对点”的转变,使得供需匹配更精准及高效。三是打破养老空间限制,填补家庭养老功能。四是实现养老服务从供给到需求的平台集成。五是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养老服务的质量监督。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优势
以社区居家养老群体为服务对象,接入各种终端健康监测产品采集并整合老年人安全、健康相关信息,将专业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康复中心、家政服务、急救服务与个人、家庭随时随地连接起来。通过宽带信息网络,充分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和利用现有跨系统的信息化资源,统一构建智慧养老基础平台。
相比传统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除丰富产品供应外,还降低了交易成本,并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长尾效应满足个性化效应。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完善的网络统筹,弥补了人力养老服务资源不足的缺陷,同时智能化的服务手段也将服务的人为风险降至最低
智慧养老将养老服务由人工化向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变,借助信息技术将人、物、信息及服务进行一个充分的融合,通过构建服务平台,实现养老服务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社会性,提高了养老服务的便捷性与准确性,及时、有效地满足老年人多样性的养老服务。
政府新政助力智慧养老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1.9%。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达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数比重达7%以上,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从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宽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扩大养老服务消费、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条政策措施,并为发展智慧养老产业指明方向:持续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拓展信息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
智慧养老将迎黄金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罗先生指出,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消费引擎,为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据了解,过去两年里,三部委已公布了两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目前,全国共有79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130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和29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未来3年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