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视程度低,发展相对滞后。
从调研情况看,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对“互联网+”党建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有的仅仅把“互联网+”党建理解为“党建+互联网”,把平台载体简单看作是宣传载体。一些党组织对“互联网+”党建缺乏研究,理解不够深入。我省各县市区与上海、浙江等地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党网联盟基本覆盖全国、党建类手机客户端在南方已经较为普及的情况下,仅有30%的县市区开发了相关信息化平台,大部分还停留在Web1.0和Web2.0时代,与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应用相去甚远,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
二、是互动性不强,服务功能单一。
“互联网+”党建平台服务功能开发程度普遍偏低,仍处在初级阶段,功能上大多局限于信息传播,大部分都无法实现党费缴纳、党组织关系转接等业务线上办理,缺少互动交流和实时反馈等功能。“互联网+”党建服务与干部、党员、人才工作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在线上线下结合、多样化的服务功能延伸等方面仍需加强。
三、是内容缺乏吸引力,群众关注度不高。
党建网站和微信平台发布的信息较为严谨、专业,内容相对枯燥,在形式上不接地气,缺乏生动性、多样性和吸引。大多数信息平台只是把党建工作内容简单地搬到了互联网,存在就党建抓党建问题,与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党员群众不爱看、不爱用,形成“自弹自唱”的尴尬局面。
四、是运营维护不及时、不到位。
部分信息化平台缺乏有效的运行维护机制,存在管理不到位、更新不及时、推送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有的党建网站创办时积极性高,可随着时间推移或重视程度的转移,最后变成了“僵尸网站”;有的习惯于机械转发上级公众号文章,缺乏本土性和原创性;有的直接把简报、公文转成信息,内容呆板、可读性不强。
五、是平台融合度和资源共享度不够。
目前,大多数地区党建信息化平台种类较多,涵盖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远程教育网络系统等多种类型,但大部分没有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还有的同一类型的党建业务信息化平台分属不同的部门和科室管理,存在重复建设、各自为政、封闭运行、资源浪费等问题。
六、是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党建信息化工作离不开一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但受业务技能、专业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这样的人才尤为匮乏。与此同时,组织系统没有专门机构来专项抓、专门研究党建信息化工作,多数党务工作者仅限于基础的网络操作,尚不具备运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
七、是信息安全存在一定风险。网络是把双刃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风险。网络信息时代消息的多元性,使得网上存在谣言的散播及负能量的传递,容易引发不明真相的群众质疑和揣测。此外,有的党务干部保密意识弱,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涉密信息还浑然不觉,存在引发网络舆情的风险;有的将不宜公开的信息在微信群或“朋友圈”中随意转发,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