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的老龄化和高龄化背景,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困境,全国各各地开始对智慧养老解决方案进行积极探索,其中居家养老模式是解决我国养老模式的一种有效方法。
然而养老机构床位紧张,养老服务的缺口依然很大。目前,全国养老机构仅有床位390万张,也就是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只有20.5张。在很多城市,公立养老院、托老所更是一床难求,私立的养老公寓又价格较高,加之大部分老年人喜欢在家里养老,居家养老将成为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的主流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不能完全依靠子女的照顾,随着我国退休年龄的渐进式延迟,要子女来照顾老人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且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也有诸多不便。子女不陪在老人身边又会担心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出现身体不适时无法及时知道等。
不过,有了互联网的“+”入,这些都不是问题。互联网通过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缩短”了老人与子女的空间距离,不管是视频聊天还是家庭监控,子女即便不和老人同处一室,也能做到全天候的照料;互联网还“缩短”了老人与医院的距离,不管是远程医疗的随时问诊,还是可穿戴设备的全天候记录,即便老人不在身边,子女也能对老人的身体状况有准确的了解,医疗机构和监护人员即便不守在老人身边,也能通过手机、电脑等掌握老人的健康情况。通过数据的记录、存储和传输,子女和监护人员可以更加科学、准确、及时地了解老人的处境,用网络将老人与外界的资源和服务连接起来,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和养老机构一样专业的医疗保健、全天候的起居照顾、随叫随到的生活服务、紧急情况的报警等。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意见》特别强调,要强化信息支撑,为医养结合提供有力保障。目前,上海、厦门等地在社区已开始试行老人居家信息平台建设,在社区建平台、家庭设终端,监控老人健康状况的同时,引导老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活动,接受社会服务。
实际上,对于居家养老的很多设计和想法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养老”作为新兴业态尚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到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其培育发展仍然面临着盈利模式、群体培育、路径保障等问题,但将互联网融入养老服务中,必将助力养老产业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