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积极融入社区治理创新浪潮,打造“网格化”警务新生态,奏效基础管控硕果纷呈。为使社区网格化治理再度迈高走宽,从“基础、难题、服务”三条主线再次强调网格化创新治理课题。
一、“三要素”填充网格化治理整体框架,必拿“基础分”
1、构建一支网格化职能队伍。“谋事在人,成败由人”,因而,为使网格化治理发挥强劲效能,队伍组建尤为重要。驱动“1+3+N”队伍组建模式,一名社区民警至少配备三名协管员,再此基础上择优从社区村委干部、社会志愿者、物业管理员、退休领导干部等群体中发展网格员。确保格格有人,环环相扣,编织联系紧密,攻守一体管控网。形成一台网格化运维体系。
2、社区网格化治理区别于以往直线管理模式,搭建扁平化治理结构。明确社区民警、协管员、网格员三层角色定位,奠定主要框架,整合资源传导。同时结合岗位制度、监管制度、奖惩制度等基本管理制度“血肉填充”,夯实巩固整体框架流畅运行。通过正式敲定运维体系,引导网格化治理迈步正轨,走向正规。明确一体多维化网格分工。
3、在体系完备、人员充备的基础上,明确人员分工定位与职责半径。依照基础管控覆盖内容与网格需求层次,量化协管员、网格员职能分工。针对治安风险系数高、日常管控较为薄弱的网格区域,增加攻守数量,分散传递枢纽,收缩辐射范围,细化职能分工,强化专管专控。截止目前,各个社区村委网格元已基本匹配到位。
二、“三平台”衔顺网格化治理精耕细作,攻克“难度分”
打造业务提升平台。在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下,弱化了社区民警的“一把抓,一手管”的“打包”职责,将基础管控中存在的缺漏筛查以及人口管控、出租户登记、矛盾排摸等常规预警任务赋予协管员与网格员。为确保其精准履职,以社区民警为指导员,开设业务精讲课堂,一方面提升其职能掌握与技巧运用,另一方面通过常态化培训,不断调整机制运作岗位分工,打造人力资源最优配置。打造经验交流平台。社区网格化治理是时代赋予公安的一项重要课题,各地纷纷以实践出真知。为增强“摸着石头过河”方向把握,打造经验交流平台,积极谋求与其他基层所队经验分享与成果共享,减少螺旋式上升曲折无用功。同时加速汲取各地公安出台得经验交流文章,分发传看,集中研讨,加速成果转化,调整前进步法。打造信息转递平台。充分利用社区警务室打造网格化治理信息转递平台,确保每个警务室配备1名专职协管员日常坐镇,开通各大警务作战模块,成为基础业务操办分支,分散一体终端积累负担。同时,着重培训专职协管员业务能力,对于能够利用警务作战当场解决的,具备快速处理能力;对于需要转递所队进行进一步处置的,具备准确交接能力。确保社区警务室成为“百姓家门口的流动派出所”,为叠加网格化治理效能添砖加瓦。
三、“三模块”延伸网格化治理服务功能,冲刺“附加分”
新增信息传递模块。在网格治理业务中,以人口信息采集、居住证登记、矛盾隐患排摸为三大打头任务。网格员一方面做好筛查采集工作,另一方面树立“一条龙”服务思路,切实将材料齐缺、事项进展、后续手续告知采集对象并进行节点提醒,确保网格治理从头到尾,有效避免高开低走畸形业状,最大发掘网格治理内在效能。夯实警民互动模块。为进一步深化“服务”底色,打造警民互动模块。定期召开“网格治理警民座谈会”,进行网格模式满意度测评,着重倾听群众心声,如实记录意见批评,针对性改进工作方案。针对群众呼声普遍诉求,立即反馈分管领导,出台实施方案,公示居民代表,积极谋求警民同心,互惠互便。开拓升级创新模块。结合深入贯彻“放管服”时代号召,开展网格治理服务升级。建立QQ群、微信群延伸服务前端,网格员依照各自职能吸收专职协管员、社区民警与相应服务群体。切实打通线上线下作战双通道,消除网格化治理多维局限壁垒,确保随时随地网格治理,攻守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