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党建”推行以来各级党组织工作形式得到大范围革新。“智慧党建”平台成效初显,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构筑了“互联网+党建”的新模式
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到党的建设中,实现党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层党建发展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通过广泛宣传引导,较好引导各级党组织树立互联网思维,丰富了党建工作的时代内涵。
二是找准了建强支部的新路子
以智慧党建全程记实党组织建设情况为切入点,“倒逼”党组织建强堡垒,建立起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的长效机制,建强了支部,提高了凝聚力。进一步巩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网上阵地”,彰显“网上党支部”的功能,让党组织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三是顺应了党员群众的新期盼
特别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加强记实考核,改进党员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党内组织生活的规范化程度,充分激发了广大党员参加学习教育、争当优秀党员的内生动力。通过倾力打造“智慧党建”,真正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满足了党员、群众多元化需求。
四是实现了党员教育管理智能化
真正打破了束缚基层党建工作的障碍壁垒,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搭建“空智慧党建”,推动学习教育方便、快捷、灵活,大大提高了组织生活的规范化程度,也多方面展示了党员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顺应了党员、群众的新期盼。
五、探讨与思考
“智慧党建”是个宏伟工程,必须以创新理念健全完善工作体系。经过近几年的推广使用,“智慧党建”平台成效明显,但仍存在功能不够优、应用不够广、管理不够精细化等实际问题,要有针对性加以改进完善。
1、顶层设计是基础
目前,各地都在探索建立智慧党建系统,但是模式多样、功能各异,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客观上也造成了技术开发上的资源浪费。由于受到条块分割等因素制约,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信息不能充分融合和数据不能共享已成为智慧党建的一大障碍。
首先,要做好制度设计。智慧党建要运行好,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同时又要发挥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制度的设计要兼顾时代的特征,又要有体现时代特色、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标准。
其次,要实施纸质信息电子化。在政策上要鼓励支持各基层组织把党建信息电子化,建立大数据库以便接入智慧党建系统。
最后,要与智慧城市对接。在智慧党建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借用智慧城市建设中其他职能部门既有的智慧系统,并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做到公开数据的共通共用,有效提升效率、节约成本;
2、普及应用是目的
在调研中发现,智慧党建在市直机构党员用户较多,而对于偏远乡镇党员、农村党员、流动党员用户较少,智慧党建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够。智慧党建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要坚持党建工作在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两种空间同步推进。
要加大智慧党建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智慧党建的应用水平和普及程度。要经常性组织全市党务干部开展“智慧党建”平台专题培训,特别是老党员和流动党员的培训力度。建立智慧党建推广应用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平台日常工作规范化、常态化。要按照方便党员、方便群众、方便组织的原则,要建立开放式的党组织覆盖体系,运用建立“网络支部”、区域化党组织等方式,探索把党的组织建立在网上、工作覆盖到网民党员,并依托信息化党建工作平台。推进党的资源城乡共享、党的组织城乡共建、党的生活城乡互动,加速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3、安全可靠是保障
目前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工作由聘请的专业网络技术公司来抓,尽管签订了相关保密协议,但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从长远角度看,需要从源头上规避风险,结合以后的平台推广应用,把平台安全性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建网络的建设不同于其它网络建设,其政治性、严肃性、保密性和安全性尤为突出和重要。智慧党建的信息要做区分,哪些可以公开哪些不能公开,防止被商业机构利用智慧党建信息。研究建立党建信息化应用软件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系统应用、网络安全、数据保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软件开发、系统建设各个环节需要的标准和规范。
4、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目前,多数智慧党建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主要由组织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完成,缺乏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全面建设智慧党建工作,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成为当务之急。要建立一支由网络信息技术人才、党务工作人才,平台管理人才、新闻通讯人才组成的专职人才队伍。还要建立一支由各乡镇组织干事、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村级后备干部及社区网格员组成的平台兼职通讯员队伍作为补充。定期加强对上述四类人才的管理和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智慧党建平台管理维护水平。